【CNMO科技】在上海世博中心銀廳1A-15號高通展臺前,一臺搭載驍龍平臺的VR體感座椅正隨著畫面中的過山車軌跡劇烈傾斜搖擺,觀眾佩戴的XR眼鏡通過5G-A萬兆網絡實時接收邊緣云渲染的高清畫面。這個看似炫技的場景背后,隱藏著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在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提出的核心觀點:AI正在成為新的用戶界面(UI),終端正從“能連”走向“能懂”。
AI重構終端價值:從執(zhí)行工具到認知伙伴
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數字消費論壇上,侯明娟指出生成式AI正推動終端底層邏輯變革。當業(yè)界還在討論大模型參數量時,高通與中國聯通合作的“元景大模型”已在驍龍旗艦移動平臺實現本地化運行——這標志著AI從“看得見”邁入“用得上”的關鍵轉折。
同時,終端側AI的價值躍遷正加速顯現:比如即時響應更迅速,分離式XR渲染技術借助5G-A萬兆網絡將時延壓縮至毫秒級,在頭顯和邊緣云服務器之間協(xié)同實現分離式渲染,使VR體感座椅運動與畫面實現精準同步;再如,終端設備更加智能,搭載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的汽車,能通過本地AI學習駕駛者習慣,主動調整座椅、空調等設置。
以上案例,正如侯明娟在大會上強調的:“終端不再是被動響應指令的工具,而是能理解意圖、預測需求的智能體?!边@種轉變對芯片架構提出嚴苛要求——驍龍X Elite平臺集成的45TOPS Hexagon NPU,使終端能在22小時續(xù)航下處理AI工作負載,這正是AI普惠化的技術基石。
芯片-網絡-算法:三位一體的協(xié)同進化
然而,終端在智能化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絕非單點能力的突破,而是芯片算力、網絡連接與AI算法的深度協(xié)同:
首先是,以5G-A構筑神經中樞。比如,在廣東聯通聯合測試中,高通通過4CC三頻聚合疊加1024QAM調制,實現6.36Gbps下行速率。這項突破不僅支撐了展館內的8K VR直播,更使分離式XR渲染成為可能——頭顯設備只需傳輸動作指令,算力密集型渲染交由邊緣云完成,大幅降低終端功耗。
其次是,端云協(xié)同的創(chuàng)新。通用場景由云端大模型處理,隱私及低時延需求則交由搭載驍龍8797芯片的本地模型,端云協(xié)同的設計讓產品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如今,這種架構已適配至探境PRO直播相機,在綠幕摳圖等實時特效中保持畫面流暢。
最后是,異構計算帶來的效能革命?,F場展出的AIMO個人AI計算平臺展現出全棧優(yōu)化能力:其QCS8550版本通過CPU/GPU/NPU任務分流,實現100TOPS算力下74mm的微型化設計?,F場演示中,該設備同步運行Yolov8視覺檢測與LLaMA-2文本生成,印證了侯明娟“讓AI用得起”的承諾。
生態(tài)裂變:從消費電子到千行百業(yè)
當驍龍平臺從手機擴展至汽車、XR眼鏡甚至工業(yè)設備,AI的賦能半徑呈幾何級增長。如今,超過210款中國車型采用驍龍數字底盤,其中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實現座艙娛樂與ADAS系統(tǒng)的融合?,F場展車通過端側大模型理解“調暗燈光并打開天窗”的復合指令,印證了“自然交互取代物理按鍵”的趨勢。
不止是終端設備,在產業(yè)端AI驅動著新的效率革命,比如現場美格智能模組在SLAM XCAM空間視頻相機中的應用頗具代表性:基于QCS8550平臺的8K拍攝結合實時3D建模,使工廠巡檢效率提升3倍。而高通躍龍平臺在猛瑪直播相機的部署,更實現機內一鍵摳圖與虛擬演播廳搭建。
向實而行:AI普惠化的中國路徑
同時,在侯明娟演講中我們注重到,她特別強調了“向實”二字,這在高通與聯通的合作中體現得尤為具體:在鏈博會期間,高通、聯通聯手打造了26GHz頻段5G-A網絡支撐裸眼3D等創(chuàng)新應用;廣東聯通4CC技術驗證為工業(yè)機器視覺提供商用樣板;美格智能開發(fā)套件已完成DeepSeek等數十種大模型端側部署……
這些實踐揭示出獨特的中國創(chuàng)新邏輯:以場景需求倒逼技術突破,再通過規(guī)?;瘧媒档统杀?。正如搭載驍龍8至尊版的16款手機覆蓋從2999元紅米到萬元折疊屏,終端側AI正穿透消費能力壁壘。
寫在最后:站在上海世博中心的展臺前,當觀眾對AI眼鏡說出“查找穿藍色襯衫的人”,設備瞬間標記出目標對象時,侯明娟的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終端同行”的本質,是人類與智能體協(xié)同進化的開始。
隨著驍龍平臺觸達全球近30億終端,6G研發(fā)中AI與數字孿生技術的深度融合,一個更深刻的變革正在醞釀:終端將不僅是感知世界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伙伴。當中國聯通與高通將5G-A與AI結合,構建起“云-邊-端”三位一體的能力,這場始于連接的革命,終將指向機器認知的新邊疆——那里沒有屏幕與按鍵,只有懂你所想的智能體,隨時待命。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zoty中歐體育官方網站